修行路上|修持不是拜拜,也不是迷信

 

很多剛進入希夷門的門生,心中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的疑問:

「加入希夷門,是不是換一種宗教拜拜?」

「雖然不拿香、不燒金紙,但我們還是對著祖師跪拜,這不也是一種信仰嗎?」

我聽過太多這樣的聲音。但我要說,希夷門不是宗教,是修持。

 

 

修持不是拜拜,是通往內在的智慧與力量

民間信仰多半以「求」為主——求平安、求財富、求健康、求姻緣。

拜得誠心,就希望靈驗;沒靈驗,就怪神佛沒保佑。

但希夷門不是來「求」的,而是來「修」的。

修持,是一條走向內在智慧、清明與覺察的路。

它不是跪拜的姿態,而是面對自己內心誠實的勇氣。

 

 

為什麼需要修持?因為人生總有卡住的地方

我們的煩惱從來不缺:

家庭、婚姻、金錢、健康、情緒、事業、人際……

越想掌控,越容易混亂;越怕失去,越容易偏差。

不是走不出去,而是方向錯了。不是沒辦法,而是內在從沒安穩過。

修持,就是讓你在混亂中找到一盞光,那盞光,不在廟裡,也不在神桌上,而是在你自己的心裡。

 

 

在希夷門修持,最幸福的是有祖師

祖師從不責罵,只有慈悲提醒。

透過每月的拆文,祖師一針見血指出我們內心的矛盾與課題。

透過法門與誦經,祖師為我們補功果、斷因果,讓一條看似困局的人生,有了突破的可能。

祖師不是在指使你拜拜,而是希望你看清:你為什麼卡住、你為什麼不快樂、你為什麼一直重複受傷。

而祂願意陪你,一次又一次地釐清、重來、改變。

 

 

修持不是逃避,是清醒地活著

很多人以為修行是逃避現實、放棄責任,是躲進廟裡不問世事。

但白老師要說:

真正的修持,是把生活當成道場,把每一次煩惱當成功課,把每一個不順當成鏡子,照見自己的習氣與執著。

祖師常說:「若自己無法反省與改變,神仙也愛莫能助。」

你若只是參加活動、誦經做樣子,卻從不改變,那麼法門再殊勝,也只是繞著你的習性打轉。

 

 

修持是一條找回自己、活出意義的路

希夷門強調的是「生活法門」,每一件事都能成為修持的切入點。

修持不是放棄人間,而是在人間真正站穩;不是要你與萬事萬物對立,而是要你看見:你與萬物可以共生、共善、共振。

修持,是在迷惘中記得你是誰,是在動盪中穩住自己的光。

 

 

白老師叮嚀

你不是來這裡信神的,你是來這裡修自己的。

祖師不是來替你辦事的,祂是來陪你一起把事辦對、把心修正。

修持不是一門學問,而是一種誠實的活法。

你若願意誠實地看自己,祖師就會真誠地幫你。

願每個有緣人,都能從修持中活出自己的光,走出自己的道,

成為自己人生最穩的依靠,也成為祖師最穩的門生。